坑院的大小和窑洞的多少,因经济、人力和居住人口多少而定,一般610孔,最多的可达16孔。院和窑洞的方向依通风、采光、朝向等地势条件不同各异。
这样的窑洞民宅共同的特点是冬暖夏凉。
地坑窑洞的出路,一般在院内偏角的地方挖一个洞,往上挖成斜坡,渐成露天通道通向地面。
在地坑院的上部边沿砌起高1米左右的墙,可防人畜失足落入院内,也可防雨水灌入,窑顶的平地经常用石滚碾轧,即可防止雨水下浸,又让雨水排放通畅,通常还可作为碾打和凉晒粮食的场地。
院内在偏角挖一个容量大小不一的旱井,俗称渗井,让院内的雨水排入慢慢渗入地下。
在门洞窑旁挖一个侧窑,向下打井取水,或建一个水窑,收集窑顶雨水,供人畜饮用。
窑洞在很长时间作为黄土高原上最普通、最普遍的居住方式,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人文历史,尤其是地理方面原因的。
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地貌多变,这是窑洞之所以诞生的气候和地理方面的原因。
因为这个地区林木稀少,沙石稀有,天然的建筑材料石头,几乎没有,几块磨刀石或是腌菜用的石头尚且难觅,更不要说像南方人河里有大量的石块、山上有茂密的林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再加上青砖产量少,异常昂贵,平头百姓不敢问津。而厚实的黄土有很好的直立性,不易裂缝,是上天赐与黄土高原人的优良的建筑材料,因而几乎没有什么成本,不用什么材料的窑洞就成了农民的至爱,只要有两只手,就可以有自己的家。
只要有力气,不需要太高的手艺和繁难的工序,一把镢头,一把铁锨,一辆独轮车,平地里就能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而免受风雨的侵袭。
经济实惠的窑洞为黄土高原上一代又一代的农民了宽广的栖息之所。
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
田婶家是个一大族人住在一起的,他们田家这一遛排着挖了足足有二三十孔窑洞,就跟贾二妹老家一样,都是祖爷爷发家下来子辈孙辈们各自成家、分家、再修房子,再筑院落,然后一个大家族便形成一个大院子,大院子里再呈现数个小院子。
田家的窑洞也是这样,几孔窑洞形成一个院子,中间以一个黄土筑的墙隔开,就算是隔开了一户小家,院落里有石碾子、粮食架子、磨盘和牲畜圈以及一两颗枣树。
田婶家有六孔窑洞,院里有颗老槐树,非常有标志性。
建筑形态是这样的庄面子高约九米,长约二十来米左右,用镢头修刮成水波等花纹,正面挖窑三孔,侧面根据地形又挖了三孔窑。
窑洞高四米,宽一丈,深三丈,正面的主窑比其他窑洞略高,作正堂为长辈居住。窑口砌墙安门窗,一门三窑洞,靠窑顶的窗子称天窗。
窑内靠山墙均盘有土炕,土炕一边紧接山墙,一边紧连窑壁,留有炕洞门,“烧柴点炕,满窑生暖,主窑坐炕,其乐融融”,修窑洞一般以山形走向,避湿就干,避低就高,避阴就阳。
看得出田婶家还算村里比较殷实的人家,贾二妹他们一众人被迎接进来后,院里早就摆了好几桌桌椅了,田家的亲朋好友几乎都来齐了,还包括生产队里要好的队员邻居等,都齐齐站在院里迎接他们了。
为了迎接贾二妹他们这伙从城市里来的贵客,田家人杀鸡宰羊,烧柴架火地大摆酒席呢
不但如此,这里的老乡都非常好客,柏树村的文艺份子也都来了,在院子里吹着西北风调子的唢呐,老人们还唱起了秦腔。
这真是令贾二妹有些没想到,自己这不还带着肉和菜来呢,就是害怕人家穷,请不起他们一大家子,谁知人家穷是穷乡,但热情慷慨,将家里能有的吃的乐de全都摆上来了,感动,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