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回长安(1 / 2)

萧氏余孽 无缺 3709 字 2个月前

李翎回京的结果是弄得他自己,他爹, 他第, 三人都巨不爽, 那种要无数人头落地的不爽。

李翎很不爽,他一回京,姚家为了给李翎造势,将李翎这些年办的事情,巧妙的暗中泄露了出去, 一时之间,街坊酒肆都在谈论隆中案, 荆州案,益州案.......这些当年名噪一时的大案原来都是出自大皇子的手笔啊。

一时间李翎在民间的声望和拥护度狂飙。

萧崇远因此十分担忧。萧崇远自己跟李翎除了礼节性问候外,连句闲聊都没有,却派萧珫暗地里来告诫李翎要低调。

萧崇远对李翎目前的处境很担忧, 暗示他可能会有杀身之祸。

李翎很明白萧崇远的意思,但是李翎也不能不让姚家帮自己造势, 毕竟自己离京多年,如果再无业绩, 如何能跟日日在李策身边参政的李翔比。

李策则是比儿子更不爽, 而且还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爽。当然真想让自己去细想辨识,也能说清楚, 但是......还是,不清不楚也罢。

离京八年的大儿子回来了,走时还是个18岁, 相貌文弱,恭顺谨慎,言语无多的少年。

自从李策当辅国大臣、摄政王后,陈元哲官拜飞骑将军,领御林军,景王府内,陈夫人就已经跟姚王妃平起平坐了。

李策登基后,姚皇后就开始生病.李策很爱惜自己结发妻子,也很尊敬仰仗自己的老丈人姚绰,所以隔三差五就去病榻前看皇后。

作为一个皇帝,李策实属少见的深情了,但是,大儿子还是变得越来越谨慎,越来越谦恭,越来越沉默。

但是现在李翎回来了,变成了一个眼神犀利,气质沉稳,傲气内敛,外表温和却威严高贵的青年男子,穿上深紫色朝服,头戴玉冠,简直像头上顶着根标签:储君。

于是就有几个不知好歹的御史之类的谏官上奏,奏请皇帝立太子。

李策很清楚,确实是到立李翎为太子的时候了,很多很多的原因理由,天时地利人和,当父亲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当儿子的年龄和成熟度经验值......

李翎本来就是嫡长子,按嫡长子继位制,就应该是他当皇帝。奉天承运,天子都是受命于天,托胎皇后的肚子,就是受命于天啊。

李翎年轻有为,在外八年的阅历和成果,证明了他的能力才华。

李翎回京后,身边迅速聚集了一批大臣,从朝中正得力的中青骨干,到新进的青年才俊,都纷纷投效。朝野皆知大皇子礼贤下士,用人唯贤。

李策真是不爽到家了,儿子你啥意思啊逼朕退位么

李策再看看二儿子李翔,这段日子李翔抑郁到了极点,各种心态失常,但是李策非但没有训斥儿子,反而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宽容体谅。

李翔虽然各方面都不如长子,但是李翔真得不差,这些年,当皇帝应该学的他都学了,而且成绩斐然。李策这几年每天都亲自教导儿子功课,确实发现儿子日日有进步,虽然还带点年轻人的稚气,有时考虑的不太周全,但是这才是一个父皇还在位的储君应有的样子,敏而好学,有待提高。

总之,李翔也许才不够当开国之君,但是治理天下是没问题的。如果这个儿子继位......李策也是很放心的。

但是李策是理智的。一个英明的帝王,为了江山,必须控制住自己的私心偏心,让更适合当皇帝的儿子当皇帝,废长立少,废嫡立庶,天下必乱——李策这点看得很清楚,李翎羽翼已成,锋芒暗藏,要是当不上皇帝,除非杀了他,否则自己死后必反,到时候萧珫举旗一呼,拥立李翎,马上会有想趁机加官进爵的豪强世家响应。

还是顺手推舟,把该给李翎的东西给他吧,这样至少还能保全李翔的一条小命。

李策思考着何时册封太子,何处做李翔的封地,何时将李翔送到封地去。封地一定要远,贫瘠一点,艰苦一点,这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陈元哲可以告老还乡。李翔不会对陈贵妃动手。只要陈妃识时务,李翎必会让她当皇太妃当到寿终正寝。

陈项萧瑾么,这两人不能跟着李翔,三人在一起,必起反心。他们两个还是呆在长安吧,呆在皇帝的眼皮底下最安全。

陈项既是卫国公,又是驸马爷,即使没了权柄风光,荣华富贵总不会少;萧瑾反正是萧家人,能力又强,李翎看在他爹他哥的面子上,也不会对萧瑾差的。

这样就安排妥当了。

李策暗暗叹了口气,心里实在有点心疼李翔,不仅失去了皇位,还要失去他最忠诚最亲密最信任的两位臣下、兄弟。但是得天下者拥有一切,失天下者能保全性命就是最大的奢侈。

那什么时候册立太子呢

既然已经定下让李翎即位,那自然是越快越好,一为安抚儿子,修补父子间这些年的隔阂,二为稳定朝纲,自己百年后,皇位的更替更顺畅,尤其是李策的身体近两年来,已经越来越不好了。

李策这两年被太医诊断为晕眩症、阳亢(就是高血压),其实这是李氏皇族的家族病。李策很清楚后果是什么,李氏皇族子孙死于中风(脑溢血)的占了一大半,最近的例子就是李翼的爹,郑王李笃。

李笃在和亲团离京后三个月,因为第二次脑中风而死亡。

这位血缘最近的堂兄之死,给了李策很大的打击,李策已经看到了自己的黯淡前景。现在他守着医嘱,不敢喝酒,不敢打击鞠,甚至不怎么敢宠爱美人。

确实是应该立太子了,李策天天晚上对自己说,甚至诏书都在脑子里拟好了,却一天拖着一天,连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

李策一生理智自控,杀伐果断,必须做而不得不做的事情,即使再不喜欢做,也能控制着自己去完成。但是在立李翎为太子一事上,却生平第一次反性格的莫名拖延。

李策现在很少在美人身上打法时间了,每天退朝后都在长生殿里批奏折。

大太监史全德躬身上来禀告:“晋王求见。”

李翎来干嘛来问我什么时候册封他为太子这是李策脑子里的第一反应,转际回过神来,即使李翎是这个心思,也不会这么说啊。

看来自己真是走火入魔了。

“召他进来。”李策说。

李翎却是来求李策让他去平南王李简之女李嫣为正妃,由其兄李翕送妹入京完婚的。

李策大吃一惊:我咋没想到这手呢。</p>

<strong></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