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2章成和败(1 / 2)

诡三国 马月猴年 5832 字 1个月前

夜深沉。

襄阳城。

庞山民和黄忠进军到了庞城……呃,宛城之外,准备发动夺城大战。

这时曹军斥候急报曹仁,并且还带来了文聘投降的消息。

曹仁大惊,急召诸将议事。

众将闻讯都是十分的愤怒,纷纷指责庞山民和黄忠不讲规矩,既然都见到了天使,为何还不停手,还要攻打宛城,这将天子颜面置于何地?

蒯良在一旁,面无表情,实则心中暗爽不已。

该!之前曹仁不听劝告,执意要进军,攻打关中,今日困境,纯属咎由自取!

当然,作为蒯良是不会说站在曹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他们只是荆襄士族,一辈子都是荆襄士族。

以宛城现在的兵力,突围撤回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明显曹仁不甘心如此做。

『诸位!诸位!』曹仁沉声说道,『如今宛城之急,当何以对?!』

原本叽叽喳喳的众人顿时就安静下来。

就像是课堂上,一听到老师要提问的那些学生。

我不会,我不懂,我不清楚,别问我……

蒯良正在默念三不一别,结果就听到了曹仁的声音,『子柔,可有何策?』

蒯良吸了一口气,默念三次别生气,然后才缓缓的说道:『将军,某有上中下上策……』

曹仁咳嗽一声,『说中策。』

蒯良又是停顿了一下,然后以更加没有波动的声音说道:『撤军。』

『为何?』曹仁问道。

『客将。』蒯良回答。

曹仁点了点头,沉默片刻,又去问蔡瑁,『德珪,可有对策?』

蔡瑁愣了一下,『将军……可是要用车?我只有一辆车,将军要用,我便是让人送来就是。』

『对策!策!』曹仁也是忍住怒气。

谁他娘的要你那辆破车?!

蔡瑁却像是缓了一口气,『啊,多谢将军宽容……如今在下这年岁大了,不仅是耳目昏花,更是腿脚不便,要是没有这车……哎,原本家中却是有多几辆车的,现在啊……哦哦,将军问这对策啊……且容在下再想想,将军可先问一下旁人……』

曹仁眯着眼笑,点了点头。

都是狐狸,装什么妖精呢?

蒯良的所谓上中下三策,肯定只有中策还算是可行。

而且这种策也是偏向保守,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差的策略,但确实是可行的,无法挑出什么错处来。就像是曹仁质疑的时候,蒯良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客将』。

庞山民黄忠只能算是骠骑的客将,所以想要用什么诏令来约束庞山民不去打宛城,是不可能的……

而且现在的局面,如果不将宛城的兵卒撤回襄阳,被打了也是白被打,还不好还手!

因为客将也算是骠骑军!

天子有诏令,要调停斐潜曹操双方争斗,结果诏令那边还没有交到斐潜手里,曹仁这里却先动手了……

这就必然导致曹军失去了道义上的立场。

原本作战就已经处于劣势了,再失去了大义的名份,那可就真的是自掘死路了。

曹仁召集荆襄诸子,其实也不是为了问具体的什么对策,而是希望荆襄诸子这些人当中,多多少少是和庞山民有些交情的,尤其是蔡瑁。

可是蔡瑁装傻充愣。

撤军是肯定的事,但如何撤?

怎样撤退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兵马的安全,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宛城在庞山民手中的时候,是商业贸易城市,可是到了曹军手中,就变成了提货仓廪,而且是只管提货不管补货的地方。

曹仁无奈,只能是强行命令让蔡瑁立刻前往宛城,出使庞山民军,必须要阻止庞山民进攻宛城……

……

……

夜混沌。

周瑜望着江水。

白天还多少有些明亮的景色,如今在夜色之下尽显的混沌起来。

虽然周瑜宽慰蒋钦,但是实际上他自己心中也是忧虑重重。

原先的计划,明显失败了。

川蜀水军的变化速度,明显大大的超出了周瑜的认知。

周瑜甚至觉得这是不是同一支的军队。

可是现在,周瑜不得不采用备用计划……

周瑜看着远处的那山那水,琢磨着,谋划着。

『都督……』

在周瑜身侧后的护卫低声说道,『晚上江风大……』

周瑜看着远方,『无妨。』

真无妨么?

不见得,但是只要打赢了这一场战斗,就算是身殒于此,又有何妨?

他在等待。

等一场大火。

或是在大火里面化为灰烬,或是在火焰当中涅槃重生。

……

……

周瑜盯上了川蜀的船只,而诸葛亮同样也明白船只的重要性。

这一条大江,如果没有足够的船只,想要跨越那些山,去攻打下游地区,就几乎是一句空话。没有足够的战舰,就无法控制江水,更不用说运输足够多的兵卒和物资,当然也就不可能对江东产生什么威胁。

就像是历史上刘备最后的一战。

一生都在啃硬骨头的刘备,最后崩了牙,原因就是川蜀没水军,控制不了江面,而江东却可以利用水军往来运输,调运兵卒和物资,这几乎是绑着一只手在和江东打。如果说当时关羽的荆州水军还在,那么陆路上有刘备张飞,水面上有关羽,那么江东……

这么说来,孙十万历史上的背刺,确实是他害怕了。

诸葛亮考虑到周瑜可能会来偷袭,尤其是破坏川蜀的战船,所以诸葛将船只都放在了水寨内部,安排了重兵把守。守护船只的兵力甚至多过了值守岸上营地的数量,足以证明他对这些船的重视。

别以为只有骠骑军才会夜袭。

诸葛亮觉得,周瑜也是玩偷袭的好手。

周瑜对于诸葛亮没有什么研究,但是反过来,诸葛亮对于周瑜,可是多有了解。

得益于骠骑大将军情报系统的强大,使得诸葛亮在战前,就已经得到了不关于周瑜的相关资料……

而这些资料,在江东基本上都是不保密的。

比如周瑜的生平,家庭,郡望,发家起兵的过程等等。

当然,周瑜也不仅仅是代表其个人,还同样代表了庐江周氏家族的利益选择。

不过么,敏锐的诸葛亮,在审视和研究周瑜的生平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问题。

比如,周氏家中的选择依附的对象,其实一开始并不是孙策,甚至孙家连排面都没有……

要知道庐江郡舒县周氏家族,也是朝廷公族,地位显赫。

像是周忠,就是跟在天子身边,然后或许因为是看到了跟着天子没前途,周家才另寻他路,然后选择了袁术……

这和周瑜的眼光什么的没什么关系,因为大概率当时周氏家族之中,还轮不到周瑜说话。

毕竟当时二袁称霸天下,若是二袁联手,大汉当时就很有可能直接改姓了!

所以在当时周氏来看,天子不行了,当然要投靠最有『天子气』的袁氏了,这也很正常,只可惜下错注了。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而当时的周瑜,第一次大战,就是先背叛了刘繇。

刘繇是汉室宗亲,周氏想要换阵营,当然就需要背刺刘繇一刀。

执行背刺任务的,就是周瑜,他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才成功的成为了后续周氏的代言人。

孙策能够成功地渡江立足江东,周瑜可以说立有首功,同样丹阳太守周尚也功不可没。

但是,孙策在袁术之下,是处于客将的位置。

客将,可以算是春秋战国的忠义还在,而孔孟的忠义禁锢还没有那么强的时代的特殊产物,到了宋代儒家攀升鼎盛的时候,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了,哪里还能像是三国的客将一样『自由来去』?

三国历史里面典型的二大客将,就是吕布和刘备。

孙策还排不上号。

当一个人或一个集团率军投靠另一个人或集团的时候,通常会出现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交出一切权利,无条件接受对方的改编,最终的结果就是兵将分离,但自己的既得利益通常会受到尊重。比如历史上的许褚,鲁肃等。

第二种情形是保留军队的独立性,但在其他方面愿意接受制约,最终的结果就是能保证一定独立性,但权力会大大缩水,就像是李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