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1 / 2)

登堂入室 吱吱 1356 字 27天前

事情果如宋积云预料的那样。</p>

昌江帮开祠堂,那些给宋桃窑厂砌龙窑的,有的三刀六洞被逐出了昌江帮,有的直接被打断了手脚扔到了河里。</p>

而且这次的事闹得很大。</p>

昌江帮还借此清理了帮众,很多人被赶出了帮会,重申了帮规,整个昌江帮风声鹤唳,战战兢兢,各大窑厂都感觉到他们的紧张。</p>

昌江帮的老大还亲自上门来给宋积云请罪,不仅答应不管什么时候都永远优先给宋家窑厂砌窑,还派了两个大师傅驻守宋家窑厂,以后专门给宋家窑厂挛窑。</p>

挛窑是术语。通常指砌和补。砌通常是指砌新窑,补则是烧完了窑,窑室通常都会受到一定的损伤,这个时候就需要技术高超的师傅对窑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裂痕或者是损坏处,就要进行修补,免得影响了下次烧窑。</p>

可新砌比修补要赚钱得多。</p>

而且新砌一个还是修补再用,都是由挛窑师傅决定的。</p>

他们通常都会看碟下菜。</p>

要是窑厂小,他们和东家关系好,他们会尽心尽力地帮着修补。若是大窑厂,不在乎这些钱,他们就会主张重新砌个新窑。</p>

有这两位大师傅长驻窑厂,他们窑厂能省多少事啊!</p>

宋积云自然是欣然接受,谢了又谢。</p>

还送了昌江帮老大一对刚刚烧贴出来的青花矾红的喜上枝头。</p>

红红的梅花上落只绿色的鸟。</p>

是少有的三色釉。</p>

昌江帮老大高兴得不得了,之后遇人就赞宋积云有情有义,难怪县令爷都说她“巾帼不让须眉”。</p>

景德镇的人再说起宋积云,不会说她是“宋家窑厂的东家”,而是说“就是那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宋老板”。</p>

但这个消息传到洪家,洪老太爷很是担心,特别找了宋桃,道:“会不会影响以后窑厂的生产?”</p>

龙窑已经点火,开始烧了起来。</p>

宋桃含笑道:“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是重金求砌龙窑,谁知道他们会有背叛呢!我们又不知道他们与宋家有什么约定?”</p>

她还告诉洪老太爷:“我已经知道砌龙窑的关键是什么了?实在不行,我们请了外面的人过来砌窑。还能保证这技术一直在我们手里。”</p>

“好!好!好!”洪老太爷大喜,看宋桃的目光越发的满意了。</p>

等到开龙窑那天,洪老太爷的脸一下子就垮了。</p>

成品率不到四成。</p>

这样算下去,他们最多也不过赚了个辛苦钱。</p>

宋桃比洪老太爷还震惊。</p>

“怎么会这样?!”她不顾窑室还没有散尽的余温,提着裙子就钻进了扒开的窑口,四处张望起来。</p>

洪老太爷也没办法继续矜持了,他在窑口探着头:“怎么样?有发现吗?”</p>

宋桃沉着脸走了出来,手里提着两个破损的匣钵:“您看!”</p>

洪老太爷并不懂瓷器。</p>

他左看右看,只觉得这两个匣钵一个比一个破,但除了破,他看不出它们有什么区别。</p>

宋桃仔细地指了指裂开的口,道:“两个匣钵不同。”</p>

烧瓷的时候,为了保护瓷坯和釉面的不被破坏,会将瓷坯放在用白土烧成的陶瓷匣子里,而放置瓷坏匣子的厚度和土质,都会影响装在匣钵里瓷坯的受热程度,成品率。</p>

洪老太爷看不出来,不免有些心虚:“你是说……”</p>

宋桃说这话并不是为了为难洪老太爷,她立刻道:“窑室里有两种匣钵。一种是我们惯用的;一种水土比较不合适,低温烧的时候看不出来,一旦遇到高温,就会炸裂。”</p>

洪老太爷还是没听懂。</p>

但他能明白宋桃的意思。</p>

就是有人进了不合适的匣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