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把火】(1 / 2)

误入仙山 山下出水 2826 字 8天前

望着张静虚手中的桃木剑,以及面色冷厉的喝问之声,不知为何,张桂突然笑了

笑的很诡异

“如果你现在仍是守夜人,也许我会稍微有一些谨慎。”

“然而,你已经不是了”

阴恻恻的笑,有种莫名得意,只不过在喃喃低语之中,又似乎隐藏着某种不忍。

他看着张静虚,忽然叹了口气:“其实,我并不想害人,可是,我不得不害。”

说着抬头仰天,像是回忆什么:“有一件事你猜对了,我确实不是张家村的人,但是同时你又猜错了,我确实曾是张家村的人。”

这话听起来很绕。

一边承认自己不是张家村的人,一边又说自己确实是张家村的人。

截然相反的说辞,令人摸不着头脑。

然而张静虚却似乎有些懂了,若有所思的道:“你承认自己不是张家村人,指的是你现在不是张家村人。但又说自己是张家村人,指的是以前曾在这里生活,对否”

张桂依旧仰头看天,喃喃道:“何止是曾在这里生活,我一辈子都在张家村过活,甚至直到死的那一天,我也没曾离开村子三十里”

他说着停了一停,继续喃喃道:“而唯一的一次出远门,恰是赚到一贯钱的那次。”

张静虚默不作声,似是不想打断他的回忆。

然而张桂却收回仰天的目光,又开始看着张静虚阴恻恻的笑:“你应该已经听明白,我现在已经不是人。是一个孤魂,是一个厉鬼,临死之时满怀怨恨,导致死后戾气滋生,所以我不能入轮回,注定要做个害人的厉鬼”

张静虚指了指眼前大坑,问道:“你临死之时心怀怨恨,是因为这一贯钱吗”

张桂阴森低笑,但却没有回答。

张静虚继续道:“不如让我来猜猜,你生前是张家村百姓,家中有个瞎眼的娘亲,由于家境贫寒,所以无钱医治”

“但你生性孝顺,感觉心如刀割,为了给母亲治病,你选择铤而走险。”

“你是个老实巴交的百姓,一辈子没有出过远门,但是为了家中的母亲,你决然的出了远门一次。”

“那一次出远门,应该是为了博取一笔不义之财,并且你成功了,带回来一贯钱。”

“但却不知道回来的路上发生什么变故,导致你还没进村就死在这个树林里。尸骨流落在外,无人为你收殓,于是,成了孤魂野鬼。”

张静虚说完这番猜测,看着张桂问道:“我猜的对不对”

张桂只是阴恻恻的笑,似乎真被张静虚给猜中。

然而猛地暴吼一声,面色狰狞恐怖道:“不是不义之财,这是我的苦力钱,数九严寒,我跳进冰冷的水中挖塘泥,连续三个月,整整一寒冬这钱是我攒下的,整整一冬天攒下的。”

整整一个寒冬,跳进冰冷刺骨的水里挖塘泥,结果,只攒下一贯钱。

一贯钱有一千文铜板,听着似乎数目不小,但是整个寒冬何等漫长,分摊下来每天竟只几文钱。

何等严酷的盘剥和压榨。

张静虚默然片刻,轻声叹息道:“这该死的世道。”

张桂的声音更加阴冷,带着浓浓愤恨道:“贫寒之民,命该如此,既然选择去卖命,我并不怨恨他们的盘剥。说实话,虽然我受了一冬天的苦,但是我心里其实是幸福的因为有了这一贯钱后,我终于可以给娘亲请个大夫。”

张静虚微微一怔:“既然如此,你刚才为何又说心怀怨恨。”

“我为何心怀怨恨”

张桂陡然凄惨而笑:“因为,因为,他们连这盘剥到极点的一贯钱也不打算让我带回家啊”

惨笑声中,满目血红,伸手一指眼前树林,嚎啕道:“就在这个地方,就在这个地方啊,他们的家丁截杀了我,让我临死都没能把钱带回家”

“我临死都没能把钱带回家啊”

这真是一个悲惨到极点的故事。

张静虚只感觉胸膛堵塞的难受。

他能想象到,一个贫寒百姓做苦工一个寒冬,终于攒下一贯钱,满心欢喜带回来,准备给母亲治病,心中全是对生活的憧憬。

然而就在距离家门一步之遥的地方,他被人截杀

贫寒之民,被杀死,命没了,其实不是最大的恨

希望陡然绝望,才是怨气冲天。

难怪会化为厉鬼。

张静虚很想安慰几句,可惜话到嘴边却说不出。

突然他眉头一皱,察觉这个故事的一处漏洞:“既然你被截杀于此,那些家丁应该抢走了钱,但是为什么,这坑里还埋着一贯钱莫非,是他们良心发现”

“哈哈哈哈”

张桂听到他的质疑,猛然疯狂大笑,面色狰狞道:“他们会良心发现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啊”

“别说是一贯钱,他们连一枚铜板都没留。”

“杀我之后,都抢走了啊啊啊啊”

张静虚眉头更皱:“那这坑里钱又是哪里来的”

“坑里的钱”张桂继续疯狂大笑,猛然一指大坑:“你好好看看,坑里真的是钱吗”

张静虚心中一怔,下意识重新看向眼前大坑,顿时浑身一震,心中却涌现浓浓悲伤。

只见眼前大坑中,哪里还有一贯钱,赫然是有一些骸骨,零零落落散在那里。

他脱口而出,满是震惊道:“刚才的铜钱是幻象”

只听张桂无比悲凉的声音:“这是我的骸骨,怨气附着其上,因钱而死,幻化铜钱。他们抢走了我的苦力钱,让我成了含愤不甘的鬼。”

张静虚默然一叹,轻声道:“我懂了,原来这就是临死不甘。怨恨,原来这就是怨恨。”

他抬头看向张桂:“虽然你临死之时满怀怨恨,但是害你之人乃是那些大户,而咱们张家村乃是你的故里,为什么你要害的却是村里人”

说着停了一停,指了指不远处的张三,又道:“比如张三侄儿,他的年龄和你临死之时差不多。他家中也有母亲,年老之后需要赡养。然而你却迷了张三的心窍,显然是想把他害死在这里”

张静虚说完,郑重发出一问:“你真就忍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