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真诚(1 / 2)

盛赋 明圣之君 1625 字 4个月前

年三十飘雪,瑞雪兆丰年,往年遇此雪景,必会有文人士子作诗词歌赋,今年的文人士子,倒是难得一见的安静,安安静静的在自己家中过年。印

午饭过后,宇文君便带着武宓横渡虚空,来到了浩安之城,端木直的城主府内,建筑一如既往的朴素,门口倒是挂着大红灯笼,站在城主府最高的位置,勉强可俯瞰整座浩安之城,近乎七成住户,都已挂上了红灯笼,而大街小巷,时不时响起爆竹声,以及孩子们嬉戏玩闹的声音。

宇文君和端木直站在高处并肩而立,年轻的八顾之首感叹道:「要论年味儿,只有浩安之城的年味儿最足。」

「便是繁花似锦的皇都,也比不过大人治下的这一座城。」

端木直闻言,一脸谦逊道:「公子此话何解?」

「人皇脚下,年味儿才是最为品高味正,我这里地处偏远,怎能与辉煌的皇都相提并论,得亏公子此言,没有被外人听闻,否则定会有人给我穿穿小鞋的。」

宇文君畅然一笑道:「因为浩安之城里的百姓很苦,一切百废待兴,心中有期盼,所以年味儿才会很浓。」

「皇都少有穷苦百姓,对于多数富贵人家而言,心中早没了年味儿,只有利益算计,争权夺势,新年之美,只有心思纯粹善良的人,方可感受。」印

「谢一鸣的南方,年味儿也会很浓,但还是比不上这里,那里是富饶之地,如今和灵族展开交通往来,利益盘根错节,外界南方第一大将,率领南山子弟兵前往北海陈兵列阵,又会冲走一部分年味儿。」

「算来算去,只有端木大人这里的年味儿最足。」

听宇文君如此言说,端木直竟觉得有些道理,单就人文情感而言,确有几分道理。

「可惜啊,这里终归是百废待兴,没有自己的产业,没有自己的文化传承,一切都重新开始,就像是初春时节,要开荒种地一般,而浩安之城往后十年,大致一直都会停顿在这个别致的初春时节。」

「若什么时候,走出来一两位人才,不说八顾之一,可在北方大地小有名气,那也甚是壮哉浩安二字。」

其实浩安之城里,还是有一些人才的,这些人才早年间经历不顺,对官场对世道,心灰意冷,心境蒙尘,难堪大用。

虽有枯木逢春之说法,可枯木逢春,也很难逢春至浩安之城。印

此城落成之后,一部分略懂学问义理的流民,知晓这一座城将会经历漫长的贫瘠,故而一开始就不打算在浩安之城里安家落户,早早搜寻自己的下家去了。

想要留住人才,仅靠道德仁义是没用的,还是得需真金白银。

若有一座恒昌书院落实在这里,结果也许会好一些,但也未必会很好,文人心里的账酸得很是清楚,出自于恒昌书院里的学子,长大成人之后无论是混迹官场,亦或是沦为他人门客,难免都会被人低看一等,乃至于拒之门外。

谁让年轻的八顾之首,让世家大族心头滴血呢。

在某些人看来,恒昌书院就不该存在。

有本事有学问的人太多,对这个世道,未必会是好事。

道德与生存,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棘手难题。印

宇文君心里觉得,这总归是以后的事情了,他对石崑还有魏桓两人寄予厚望,这两人长大成人之后,兴许是可以捞上一个八顾之名的。

只是可惜了那个叫李春阳的小家伙,他去了白鹿书院,若李春阳能留在横龙山,恒昌书院将会走出三位麒麟子。

到了那时,世人对恒昌书院的看法将会改变,世家大族也会对恒昌书院多一些敬畏。

而有些读书人,是真的想要一心一意的做学问,这

类读书人不看重根脚来源,只是看重谁家的学问做得更好一些。

遗憾的是,这等心思纯粹的读书人,实在是太少。

且这一类读书人,往往日子过的都比较苦,难以获得地位。